顯示具有 緊急應變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緊急應變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4年10月19日 星期六

火災應變BCP實務操作三大重點

 「有想過就不害怕」、「有計畫就不慌亂」、「有演練才能改變」。 

󠀠

昨晚直播分享,居然有超過30幾人在線觀看。

可見這主題,有很多人都想學習,有人在意。

https://youtube.com/live/uxYGG5zGnxA

 

󠀠




為什麼我這次會分享"火災應變BCP實務操作三大重點"這個議題? 

󠀠

1.案例學習:

今年三月時,竹科一家科技廠火災。

但經過半年的時間,我分析類似的火災事故,思考若發生在自己公司,該如何應變?

󠀠

2.融合BCM精神:

由於我也負責公司 ISO 22301 BCM(企業持續營運管理系統)的運作,讓我可以跳脫傳統職安的角度,

󠀠多角度的看待發生火災後,讓營運持續的實務做法,

並與業界朋友交流討論,汲取寶貴經驗。

󠀠

3.要有一個人:

工安新聞在媒體上往往「公祭後就忘記」。

我希望"要有一個人",可以分享實務經驗,讓更多人了解實務經驗,

幫助從事職安、風險管理、高階管理者應用到工作中,達到減災的目的。

󠀠

而那個人就是我, 我希望這些經驗,不僅留在我自己的腦中,因為分享可以幫助更多人,讓台灣更平安。

󠀠

本次分享三個主題分別是:

󠀠

1.初期應變:著重於延燒和水損控制,提供具體的操作方法,例如:如何關閉 MAU、檢查防火填塞、管理樓梯間和電梯間的積水等。

󠀠

2.疏散集結點管制:探討人員疏散後的管理問題,例如如何提供飲水、安排如廁、準備食物、分流人員、管控資訊以及安撫員工等。

󠀠

3.災後復原:講解煙味排除和積水處理的方法,例如如何運用排煙系統、開啟門窗、使用抽水設備等,並強調復原速度的重要性。

󠀠

此外,分享了執行 BCP 計畫的三個心法:

「有想過就不害怕」、

「有計畫就不慌亂」、

「有演練才能改變」。

󠀠 

事先做好準備,才能在災難發生時臨危不亂,將損失降到最低。

如果你昨晚沒空看,沒關係,直播連結有開地球。

今天一早,我整理重點筆記如下,歡迎轉發,幫助更多人。

-------------------------------------------------------

直播重點筆記版。

第一部分:火災初期應變重點

如何發現火災:

1.產線內聞到異味,可能是空調箱或空調機房有異常冒煙,導致異味飄入產線。

2.廠務或保全巡檢時,可能在空調機房外聞到異味。

3.火警警報,空調機房內的火警探測器啟動,中控室的主機後,派員去查看。

初期應變措施:

1.發現火災後,首要任務是斷電,避免風車將燃燒的煙霧吹入產線。

󠀠

2.斷電後,打開空調箱體,使用滅火器或水線滅火。

󠀠󠀠

3.煙損控制:

1.事前檢查高風險區的防火填塞是否完整,防止煙霧透過孔洞蔓延

2.確認為真實火災後,關閉事發區域及其他樓層的外空調箱,避免煙霧擴散。

3.確保所有防火門/樓梯門關閉,防止煙霧透過門縫擴散。

󠀠󠀠

4.水損控制:

1.預先規劃水帶動線,並留意樓梯間、電梯間及管線間可能出現積水。

󠀠2.將安全區域的貨物移除,避免泡水損壞。

3.火災撲滅後,立即關閉灑水系統,防止持續漏水。

4.準備吸水車、抽水機等設備,加速移除積水。

5.妥善處理積水,避免排放到場外造成環境污染。

󠀠

第二部分:疏散集合地點管制

󠀠

1.人員基本需求:

1.提供充足飲用水。

2.安排廁所供人員使用。

3.必要時提供餐點。

4.人員分流管理:

依據火災情況,決定哪些人員可先返家。

安排交通工具接送返家或前往宿舍的人員。

引導需留守或前往其他樓層繼續工作的員工。

󠀠

5.資訊管制:

提醒員工做好資訊安全管理,避免火災現場照片外流。

加強媒體管控,避免企業機密洩漏。

󠀠

第三部分:災後復原重點

󠀠

1.排煙系統基本概念:

產線內的排煙系統主要用於火災發生當下,將濃煙抽走,協助人員逃生。

機房通常不設置排煙系統,火災發生時,煙霧難以排出。

󠀠

2.煙霧排除策略:

以受災區域的排煙系統為主,避免將濃煙抽到其他區域。

必要時打開乾淨區域的門,引入新鮮空氣稀釋煙霧。

󠀠

3.異味控制:

派員進入現場檢查前,務必做好個人防護措施。

根據現場情況決定排煙風機的使用方式,避免造成二次污染。

加速異味排除,有助於縮短產線復原時間。

󠀠

4.積水處理:

確認雨排口擋板是否設置,避免積水外流。

使用吸水車、抽水機等設備加速排除積水。

及時處理積水,降低濕度,避免設備和產品受損。

平時建立外部廠商資源,應變時可快速提供抽水和除汙設備。

󠀠󠀠

第四部分:BCP執行心法

󠀠󠀠

1.有想過就不害怕:

預先思考各種情境及應變措施,降低面對突發事件時的恐慌。

󠀠

2.有計畫不慌亂:

將應變措施制定成文字計畫,並製作checklist,引導人員應變。

󠀠

3.有演練才能改變:

定期進行演練,找出計畫不足之處,持續改善,提升應變能力。

󠀠

更多內容請看

https://youtube.com/live/uxYGG5zGnxA

--------------------------------------------

󠀠

如果要有一個人,提升你的專業價值,那個人就是我。

如果要有一個人,讓公司同仁更安全更健康,那個人就是我。󠀠

如果要有一個人,讓台灣的職安衛變得更好,願你,願我,都成為那個人。

2024年8月17日 星期六

優良安全衛生單位半導體廠參訪心得-三大主題(安衛管理/消防應變/永續報告書)

 <優良安全衛生單位半導體廠參訪心得>



󠀠-------------
本文將分享2024/08/17 永慶參訪某優良半導體廠後,學習到的安全衛生管理經驗。
該廠透過創新思維和完善的制度,打造安全工作環境,其經驗值得借鏡。
 
影片連結如下:


主要分成三個主題1.安衛管理 2.消防應變 3. ESH撰寫報告書的重點。
󠀠
󠀠
1.【安衛管理】
󠀠
󠀠
1.1<承攬商安全管理>:App 與影像辨識技術的應用
󠀠
半導體廠生產流程複雜,常需委託承攬商進行特定作業,例如槽車化學品運輸。槽車作業風險高,過去常發生承攬商人員未做好安全措施就開始作業的情況,導致意外發生。
󠀠
為加強承攬商安全管理,該廠導入 App 和影像辨識技術,具體作法如下:
󠀠
1.1.1現場拍照確認: 承攬商人員進入槽車作業區時,廠務人員需使用 App 拍攝照片,確認安全帽、防護衣、交通錐等防護設備是否到位。
󠀠
1.1.2雲端辨識與警示: 照片即時上傳雲端系統,透過影像辨識技術自動判斷是否符合公司規定。若有不符,系統會發出警示,廠務人員可立即要求停工並通知相關單位。
󠀠
1.1.3遠端監控與紀錄: 廠務人員可透過手機或電腦遠端監控現場狀況,掌握作業進度。所有照片和紀錄都會留存雲端,作為日後管理和追蹤的依據。
󠀠
1.1.4此系統的優點:

-完整紀錄,責任分明: 萬一發生事故,照片記錄可作為證據,證明廠方有確實執行安全檢查,釐清責任歸屬。
󠀠
-提升效率,減少人力: 除了監工外,其他管理人員不需全程駐守現場,可透過遠端監控掌握狀況,提升管理效率。

-即時警示,預防事故: 系統可即時發現違規行為並發出警示,避免事故發生,保障人員安全。
󠀠
1.2<攝影機應用於工安管理>:從被動監控到主動預防
󠀠
1.樓梯間架設攝影機: 許多公司都曾發生員工在樓梯間跌倒的事件,原因不外乎未扶扶手、邊走邊使用手機等。
該廠在樓梯間架設攝影機後,員工安全意識明顯提升,跌倒事件大幅減少。 攝影機在此發揮了警示作用,提醒員工注意安全。
󠀠
2.人員頭盔安裝攝影機: 主要用於新進員工培訓和特定高風險作業。透過回放操作過程,管理者可發現新進員工的錯誤步驟或潛在危害,並即時進行指導和改善。
此外,攝影機也促使員工更加小心謹慎,確保操作流程正確無誤。
󠀠
3.針對隱私問題,該廠強調以下原則:
󠀠
事前溝通,取得共識: 在安裝攝影機前,廠方會與員工進行充分溝通,說明安裝目的和使用方式,從安全為出發點。
󠀠
公共區域,合理使用: 攝影機僅安裝在樓梯間、生產區域等公共區域,不會安裝在廁所等私人空間。
󠀠
資料保護,嚴格控管: 所有影像資料會加密保存,僅限授權人員查看,確保員工隱私權益。
󠀠
1.3 <化學物質管理>:從源頭控管到長期追蹤

半導體產業大量使用化學物質,部分物質具有致癌性或長期健康危害。該廠針對化學物質制定了嚴謹的管理計畫,以保護員工健康和公司的永續發展。
󠀠
該廠的化學物質管理流程:
1.建立清單,全面掌握: 建立完整的化學物質清單,並詳細記錄每種物質的成分、特性、毒性和危害。
󠀠
2.暴露評估,科學分析: 根據作業內容和接觸程度,將員工劃分為不同的相似暴露族群,並定期進行環境監測,收集員工暴露數據。
󠀠
3.風險評估,制定措施: 根據暴露評估結果和相關法規,評估化學物質的危害風險,並制定相應的防護措施
󠀠
4.工程控制: 改善設備設計,例如加裝抽風設備、密閉操作系統等,從源頭減少化學物質洩漏。
󠀠
5.個人防護具: 提供員工適當的防護具,例如防護衣、口罩、手套等,避免直接接觸化學物質。
󠀠
6.教育訓練: 對員工進行化學物質安全知識培訓,使其了解危害和防護措施,提升安全意識。
󠀠
7.完整記錄,長期追蹤: 建立完整的化學物質使用記錄,包括物質安全資料表、風險評估報告、員工暴露監測數據、教育訓練紀錄等。
這些資料不僅能作為日後管理和追蹤的依據,保護員工降低化學品暴露,也能在員工發生職業病時提供佐證。
󠀠
以人為本,保護健康。 將員工健康放在首位,透過各種措施降低員工暴露風險,預防職業病發生。
󠀠
永續發展,企業責任。 積極履行企業社會責任,落實環境保護和職業安全衛生管理,追求永續發展。
󠀠
󠀠
2.【消防應變】
󠀠
󠀠
2.1<處理太陽能板火災>應變措施:
󠀠
1.使用太陽能板滅火器: 可使用一種特殊的「太陽能電廠火災專用滅火器」。
󠀠
這種滅火器噴出的物質類似黑色的聚合物膠狀物,可以覆蓋在太陽能板上,阻擋光線照射,進而阻止其持續發電,達到滅火效果。
󠀠󠀠
2.設置固定式砲塔: 在太陽能板周圍設置固定式砲塔,並確保其射水距離和防護半徑足以覆蓋整個區域。
󠀠
如果某些區域無法設置固定式砲塔,可考慮使用移動式砲塔來彌補。
󠀠󠀠
3.監控系統: 利用太陽能板的監控系統,即時監控電流和溫度等數據,以便及早發現異常狀況,例如過熱或起火。
󠀠󠀠
4.使用熱影像攝影機: 在太陽能板附近安裝攝影機或紅外線攝影機,監控溫度分佈,以便及早發現異常熱點。
󠀠󠀠󠀠
5.定期檢查: 定期檢查太陽能板,特別是接線盤、接線位置和可能出現光斑的區域,這些地方較容易發生故障和起火。
󠀠󠀠
2.2<處理電動車火災>,以下列出一些處理方式及注意事項:
󠀠󠀠
1.使用電動車專用滅火器: 文章指出,該公司在每個電動車停車場都配備了兩支電動車鋰電池專用的滅火器。
󠀠󠀠
2.使用電動車防火毯: 電動車起火時,可以使用防火毯將車子蓋住,限制火焰和濃煙擴散。
󠀠
這個方法可以爭取時間等待消防隊到場,也能避免氟化氫 (HF) 造成傷害。
󠀠󠀠
這些防火毯重量約在20~30公斤,需要放置在推車上方便移動。●
󠀠󠀠
3.電池噴水降溫: 由於電動車電池大多安裝在車底,文章中提到一種特殊設計的噴水裝置,可以形成水柱從車底將電池降溫。
󠀠
雖然市面上有類似產品,但也有一些消防隊會用水管和噴頭嘗試達到降溫效果。
󠀠
2.3<電動車停放>,優先考慮以下因素:
󠀠󠀠
1.戶外停放: 盡可能將電動車停放在戶外,降低室內起火的風險。
󠀠󠀠
2.靠近停車場出入口: 如果必須停放在室內,建議集中停放於靠近停車場出入口的 B1 區域,方便消防隊進入並快速控制火勢。
󠀠
如果在B1以下樓層,會造成消防隊深入險境。
󠀠󠀠
3.事前溝通:規定放戶外,開電動車同仁認為被歧視。規定放室內B1靠車道出入口,被認為是福利。所以管理部門一定要事情溝通,說明設置原則。
󠀠󠀠󠀠
󠀠
3.【ESH撰寫永續報告書重點】
󠀠
󠀠
特別是與職業安全衛生相關內容時,可參考以下幾點注意事項:
󠀠
1.善用既有國內外規劃:GRI、公司治理評鑑指標、SASB指標等架構
將這些指標與公司內部的安全衛生關鍵績效指標(KPI)做連結。
如此一來,可以提高效率,避免重複作業,並且確保報告內容與國際準則接軌。
󠀠
2.定期追蹤和檢視這些KPI的達成狀況,而非等到撰寫報告書時才開始收集資料。
󠀠
建議可以建立定期的報告機制,例如週報、月報等,以便即時掌握狀況並做出必要的調整。
󠀠
3.積極展現公司在安全衛生方面的績效和亮點。
󠀠
不論是實施了哪些改善措施、達成了哪些目標,或是遇到了哪些挑戰,都可以透過報告書讓利害關係人了解公司的努力和成果。
󠀠
4.參考同業的永續報告書,學習他們的敘述方式和呈現手法。
󠀠󠀠
藉由學習同業案例,可以激發更多想法,並找到更適合自身企業的呈現方式。
󠀠
5.將公司的安全衛生實務經驗轉化為具體案例,並分享給同業。
󠀠
透過案例分享,不僅可以提升公司在業界的能見度,也能促進整體產業的安全衛生水平提升。
󠀠
透過以上方式,可以讓永續報告書更具體地呈現企業在職業安全衛生方面的努力和成果,並與利害關係人建立更緊密的連結。
󠀠
總而言之,撰寫永續報告書不僅僅是為了滿足法規要求,
更是一個展現企業社會責任和促進永續發展的機會,
透過用心撰寫和積極分享,
可以讓更多人看見企業在安全衛生方面的努力和成果。

"永續報告書是呈現ESH價值的重要舞台"
󠀠󠀠
󠀠
4.【參加研討會時讓自己更好的五個小撇步】
󠀠󠀠
󠀠
1.勇於發問: 永慶認為參與研討會時,應把握機會積極提問,即使是不確定或看似簡單的問題也應提出。
󠀠
他強調,與其擔心問題不夠好,不如把握難得的面對面交流機會,從專家身上獲得更多資訊。
󠀠
"往前坐,先舉手"
"提問也是給主辦單位的一種鼓勵"
"沒有笨問題,只有不問問題"

󠀠
2.會後交流: 若在研討會中來不及提問,或想深入了解特定議題,可以嘗試與講者交換名片,在會後私下請教。

󠀠󠀠「有些東西,只能面對面講…不方便在報告書寫出來,也不方便寫在講義上…但你問他,他可以私下跟你講」

3.表達感謝: 對於主辦單位用心安排的參訪和分享,應表達感謝之意,讓主辦單位感受到參與者的收穫和肯定。
󠀠󠀠
󠀠󠀠「我這次也特別mail給對方的主管,感謝他們團隊的用心規劃....」

4.學以致用: 鼓勵你將研討會中學到的知識應用到實際工作中,並參考其他公司的經驗,持續改進自身企業的安全衛生管理。
󠀠󠀠減少學習曲線。
󠀠
5.分享資訊: 鼓勵安全衛生人員,積極分享所學,讓更多人了解安全衛生的重要性,共同提升台灣整體的安全衛生水平。
󠀠󠀠
積極參與、提問、交流和分享,才能將研討會的價值最大化,並促進自身和整個產業的進步。
󠀠

-------
更完整的心得分享,可看以下連結。

優良安全衛生單位參訪心得-某半導體廠 (youtube.com)
-------
󠀠
如果要有一個人,提升你的專業價值,那個人就是我。
如果要有一個人,讓公司同仁更安全更健康,那個人就是我。󠀠
如果要有一個人,讓台灣的職安衛變得更好,願你,願我,都成為那個人。

2016年3月19日 星期六

五級地震,你在中控室需不需要撤離?


今年二月的南部大地震,對南科造成嚴重影響,也讓各公司重新檢討地震初期的應變流程,前天有位在光電廠負責緊急應變的朋友問,SOP定義地震五級全廠疏散,中控室人員要不要撤離?
我問了幾家在南科的公司,這次地震有些中控室值班有撤離,有些沒撤離。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我們來看看怎麼才有道理。
                                 
在談需不需要撤離前,應先問地震後留在中控室要做什麼?

中控室同仁負責監控安全系統

科技廠因使用大量毒性,爆炸性,自燃性的化學品,為了降低損失避免事故擴大,會設置24小時值班的緊急應變中心(Emergency Response CenterERC),有些公司是獨立設置,有些與廠務中控室合併。ERC是整廠負責安全的大腦,各安全系統就像眼睛,依工廠特性分別設置不同系統如:消防,毒氣偵測,地震儀,漏液偵測,影像監控,廣播,門禁,無線電及廠務設施等監控系統。

2016年3月9日 星期三

狀況評估多重要,當你經過12小時待產煎熬就知道


許多父母都經歷過待產時的不安,我也不例外。
雖然這次老婆生第二胎,但過程中也糾結了好久。平常在工作中處理異常狀況,我都能做出適合的決策,而這次遇到的狀況究竟何時要催生,影響的是母子能否平安。

造成我焦慮的另一個原因是,3/28我要去參加很重要的課程,如果弟弟的出生日沒算好,老婆要出月子中心那天,我無法去上課,就虧大了。

面對令人相當焦慮的狀況,我決定把緊急應變中最重要的狀況評估(Size up)應用在這次待產準備上。

專業幕僚,觀音媽

3/4離預產期2/28過了一週,產檢預估弟弟3600g,醫師說:很大隻了,弟弟體重增加,體積變大,如果超過4000g可能會難產,胎兒可能缺氧甚至要剖腹。」,

但因為老婆前一胎是自然產,所以剖腹不是我們的選項。

於是我問醫生:「是不是該催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