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5日 星期六

好的簡報結構助你一臂之力,讓簡報更有威力


前天保險公司和集團財務來稽核,亞洲區副總特別重視全程陪同,上ㄧ站是泰國廠,這一站是台灣廠,一下飛機直奔工廠,預計下午一點到。

而我一早就被叫去廠長辦公室,

老闆問:"副總昨晚mail通知,保險公司昨天在泰國廠,特別查Management of change(MOC,製程變更管理),你資料有準備嗎?"
"有,一直以來都有做,資料準備好了。"
"好,拿來我看看。"

我抱了一大本歷年來的MOC紙本資料,老闆翻了翻。他問:"你剛來幾個月,這些都看得懂嗎?"
"看得懂,我查過這些都有follow SOP,只是做得有點簡單"
老闆:"沒關係,先求有"

我心想這資料真的有點弱,如果用之前保險公司稽核科技廠的標準,這鐵定會被打趴,而且這都不是我做的,一旦被問到,可能會被看破手腳。這時我突然冒出另一個想法,想問問廠長的看法。


"廠長,我有另一個建議,要不要拿我最近在執行中的案子來說?"
老闆說:"好啊"

我心想,糟糕,這次老闆怎麼答應得那麼快,讓我感覺毛毛的。

"廠長,可是這案例會增加製程風險,如果被保險公司知道,會不會增加困擾啊?"
廠長:"應該不會吧?我們不是都有做好管控嗎?"
我:"對啦,但這個例子是個雙面刃,如果報得好會很吸引人,如果報不好會造成困擾,更何況還沒跟副總報過"

"不用擔心,這個風險評估報告是你做的,一定沒問題"

聽老闆這樣說,我更擔心了,心中越來越糾結,就像自己挖洞給自己跳。

我:"不然這樣好了,如果被稽核到,先拿現成的紙本出來講,如果還不夠我再拿最新的資料出來補充。"

老闆:"我不同意,這次攸關工廠的營運,你應該一上場就使出大絕招,不然都不知道還沒有下次的稽核機會"
老闆:"你有準備簡報嗎?"
我:"有上個月的業務會議上報告的檔案,但不太完整"(其實只有三頁濃縮版的ppt,對象是講給其他非專業人士聽的報告)

老闆:"沒關係,你何時可以完成,下午一點客人就要來了"
我看看手錶:"恩,還有四個小時,應該中午前就能做好。"
老闆:"好,那就這樣辦,你先跟我去巡廠看看現場5S有沒有做好"

蝦密,不是讓我去作報告啊,我早上七點半已經提早巡完一遍了,但老闆開口還是得去。

回到辦公室,已經滿身汗也累了,看看手錶已經十一點,只剩不到二小時。

腦中開始想一下,福哥教我的"開場一二三"
這次保險公司為何而來?想問什麼?在意的是什麼?
為何特別看變更管理?我要講既有之前的案例?還是正在執行的案例?
要不要先講MOC的SOP?還是直接用一個案例串?
要如何呈現讓他們可以秒懂?要如何增加ppt張數,讓這簡報看起來是完整的。
要讓他們留下什麼印象?

主要的簡報結構梳理好,把手邊的中文word檔的資料,開始剪貼。
然後放上照片,大圖加標題,半圖半文字,只寫關鍵字,一頁一個重點。
英文不好,不要長篇大論,露出馬腳。

原本我只有三張投影片,最後變成十七張投影片,
你問我有沒有時間美化,當然沒有時間,更沒有時間去找扁平化的圖案。

到了12:30老闆又問"永慶,你報告好了嗎?"
我說:"好,我先講一遍中文版給你聽。"
他聽完後說:"這可以,但是記得保險公司有問再說,不然就不要先提。"

下午一點,五個阿斗仔,每個身高都超過185cm,一位是美國人,三個荷蘭人,一個德國人。
其中四個歐洲人又瘦又高,有個還長得像布萊德彼特,彷彿就是從電影裡走出來的。在他們旁邊,我身高182cm,頓時矮了一截。

廠長先介紹廠區和製程,接下來由我介紹三年前保險公司提的改善建議,總共16條,有夠多的,報完之後,我就回座。

長的像布萊德彼特的稽核員就說:"接下來,我們先做文件審查。"

還沒等保險公司開口說要檢查什麼文件,
這時廠長突然自己站起來說:"要不要我們先來說明MOC?"
我一聽,奇怪老闆怎麼沒按劇本走,暈。

布萊特彼得就說:"好啊"

於是我打開剛出爐的檔案,我:"接下來我會舉一個最新的案例來說明,我們是如何做變更管理。我會依序講........."

1.Introducion為什麼要做這件事?
2.Risk assessment如何做風險評估
3.Worse case simulation 最壞狀況災害模擬
4.Prevention 談安全系統設計
5.Emergency response 發生事故後的應變流程

最後結論時,我再重覆一次,我們作MOC的幾個主要流程。並且說明以上的報告是前期規劃,後續我們還會依據這個評估來增加相關的安全設備,修改相應的管理SOP,變更緊急應變程序,來降低風險。

在報告過程中,看到那幾個阿斗仔頻頻點頭,我就知道中了。

會議結束後,廠長秘書就跑來跟我說:"very impressive,副總說請你報得很好,請把投影片寄給他。"

廠長也很開心的跑來跟我說:"Good job,你今天的presentation是我看過最好的一次。"
"你講得很流暢,感謝你幫我們台灣廠,長臉了,副總很高興,我們今天應該過關了。"

真沒想到,只準備一個小時半的簡報,居然獲得那麼大的迴響。

後來想想,每個人都有機會遇到像我類似的狀況,
如果你是員工,你的老闆可能一早要你馬上整理報告,下午就要上場簡報。"
如果你是業務,你的客戶原本想要A方案,突然在提案前一天告知因為預算,要你提B方案。
如果你是工安,可能突然發生一件事故,要在半小時內彙整報告,召開緊急會議,向各主管說明最新狀況。

所以,我整理這次簡報成功的三個關鍵,與你分享,希望你在緊要關頭時可以派上用場。


1.結構化

在簡報前,我知道這些世界知名的保險公司派來的人,頭腦邏輯一定都很清楚,
也都有豐富的稽核經驗,要面對這一類的聽眾,簡報結構的邏輯是最重要的。

很多人在準備簡報時,資料太多,想講的東西也多,但是卻因為沒有結構,邏輯不順,即使你有學富五車,滿腹經綸,最後因為沒有好的結構,東繞西扯,讓聽眾聽得霧煞煞,就像導遊把你帶迷路的感覺。

簡單的簡報結構例如:1.PDCA; 2.Why/How/What; 3.說明現況/定義問題/提出解決方案/所需時間費用資源,可以多用這些萬用結構。

再次強調,有邏輯的結構,會讓聽眾覺得你有準備,有思考過,還沒正式講內容,就先贏一半了。並且依你的對象,配上一些行話,讓對方知道你也是住巷子內的,拉近彼此的距離,你的聽眾就會買單了。

2.具體化

圖勝於表,表勝於文,這個簡報常識大家都懂。圖包含真實照片或是扁平化的圖,依據你的目的做選擇。

但我相信具體的物品,更勝於照片。

這次簡報,當我在解釋氣體偵測器設計時,雖然投影片已放有現場照片,但因為這些稽核者沒去過現場所以沒什麼感覺。

於是我很大膽的跟客人借他桌上的咖啡杯跟杯盤,這時全場所有的目光都被我手上的咖啡杯所吸引。我開始將咖啡杯比喻成化學桶槽,杯盤是防液堤。我先問台下的阿斗仔,請問如果是你會如何設計氣體偵測器的位置?

接下來,就看到這些阿斗仔用各種腔調的英文七嘴八舌的回答,其實我也不是很清楚他們在說什麼,反正聽完後,我就是先說:"oh,good,yes......and  my design is.......",然後就換我繼續說明氣體偵測器設置位置,連動警報和緊急遮斷方式,以及我會何要這樣設計。

後來我把咖啡杯還給客人時,在台上向他說"Thank you",他也回我: "It's my pleasure"
這時全場就哄堂大笑。

這一招真得很好用,一開始根本沒想到要用道具,後來發現眼前桌上就有咖啡杯,靈機一動借來當道具,效果非常好,不僅可以吸引目光也可讓他們覺得有趣。

簡報就是要有料有趣有感。

3.不要躲在座位上

很多人在做簡報時,習慣就是坐在座位上或是躲在講桌後,眼睛看著螢幕不看對方,只對著空氣講話。和聽眾彼此完全沒有互動。這些行為在簡報溝通時完全沒有幫助,甚至是大大的扣分。

以我這次為例,雖然準備的很匆促,但我清楚知道整間會議室我對這內容最熟,因為這報告是我做的。
即使我的英文可能是會議室裡最差的,但我還是很有自信的面對阿斗仔報告。

而且我會很認真的看聽眾,當他們用我聽不懂的荷蘭腔英文提問時,我會往前走,靠近他們的座位,彎下腰,皺著眉頭,看著他的眼睛,請他再重複一次問題。

而當他看到我充滿疑惑的表情時,他也會擔心是不是因為他的口音很特別讓我聽不懂,而改用比較慢的速度和比較淺顯的字眼來提問。
如此我就聽得懂對方的提問,當然可以順利回答他的疑問。

這樣的互動才會讓彼此溝通更有效。

簡報的目的,不僅是讓對方了解我們的做法,更重要是的讓他們知道我在乎他。
或許我的回答他不一定滿意,但相信能感受到我的誠意和友善的態度。

記得簡報的對象不是住在螢幕裡,而是在台下。
站起來,眼睛看著對方講,會讓你看起來更有自信。


前天完成簡報後,我走回辦公室,這時就有負責排程的主管跑來跟我說:"永慶啊,聽說你剛剛表現的超棒,讓保險公司和集團財務都很滿意"
我笑笑回答說:"讓客人留下好的第一印象是很重要的"


"結構化,具體化,不要躲在座位上",相信在緊要關頭時能助你一臂之力,讓簡報更有威力




沒有留言: